7月19日,省政府印發《推動資本市場發展和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財政政策措施》(魯政發〔2016〕20號),圍繞推動資本市場加快發展、加快企業創新、促進重點產業轉型升級等3個方面,又補充出臺15條財政政策措施,進一步發揮政策激勵引導作用,推動經濟平穩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出臺背景 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發展動力順利轉換,需要財政政策精準發力。當前,我省間接融資占據主導地位,企業負債率和融資成本偏高,受市場需求不足和經濟效益低位增長影響,企業投資能力下降,投資意愿不足。省政府審時度勢、主動作為,針對經濟運行的關鍵領域和存在的薄弱環節,新出臺了一攬子補充政策措施,充分體現了推進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在政策設計上,注重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通過獎勵、貼息、讓利、風險補償、保費補貼等多措并舉,撬動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經濟發展,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和企業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降低權益融資門檻,增強社會資本投資信心,促進全省經濟平穩發展。 二、政策內容 ——推動資本市場加快發展。這方面涉及4條政策措施:一是通過引導基金讓利、對投資進度快的子基金給予獎勵、放寬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額度限制等措施,進一步完善引導基金投資激勵機制,提高政府引導基金運作效率。二是通過設立直投基金、引導基金跟進投資、建立投貸聯動機制等措施,支持、引導企業在“新三板”以及齊魯、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上市。三是通過補助改制中介費用、基金投資企業直接推薦掛牌等,加快推進企業規范化公司制改制,不斷培育壯大后備上市企業資源。四是創新財政支持產業發展政策和扶持方式,吸引社會資本設立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力爭3年募集基金200億元,重點支持我省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發揮資本市場主渠道作用,推動戰略性產業兼并重組、產業鏈整合,實現重點突破和跨越發展。 ——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這方面涉及3條政策措施。一是設立省級科技投資風險補償資金,省級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投資種子期、初創期高新技術企業,省財政對社會資本出資人的投資損失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償;省級引導基金及參股子基金投資的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首貸出現的壞賬項目,省財政按一定比例對貸款銀行本金損失給予補償,支持加快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利益導向機制。二是改進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實施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政策,對企業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且經稅務部門核準計入加計扣除的項目研發投入,由省市財政按一定比例給予獎勵,以此引導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三是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科技經紀人)獎補制度,推動建設一批運營機制靈活、專業人才聚集、服務能力突出、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機構,更好地促進科技與產業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步伐。 ——促進重點產業轉型升級。這方面涉及8條政策措施。一是對高端裝備制造、新興產業、消費品等重點骨干行業結構調整遇到困難的投資項目貸款,以及存在某種市場失靈的特殊領域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貸款,按一定比例給予財政貼息。二是將小額貸款保證保險保費財政補貼比例由30%提高到50%;推行“政銀保”合作機制,對保險公司承保的小微企業銀行貸款,認定為不良后由財政、銀行、保險公司共同承擔本金損失,進一步調動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貸款的積極性。三是對工業機器人用量大和勞動強度大的行業推廣機器人替代換崗給予獎補,提升工業智能制造水平;推廣應用安防、排爆、巡檢、救援等特種機器人,加快高危關鍵崗位“機器換人”。四是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保險補償政策,將補償上限由2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實施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促進新材料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在裝備制造和信息服務領域,實施總集成總承包示范項目獎勵政策,支持高端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發展。五是支持實施“工業綠動力”提升工程,對納入試點城市的高效環保煤粉鍋爐示范項目給予一次性獎勵,并進一步擴大太陽能集熱系統財政補貼政策實施范圍。六是對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綜合獎補,支持企業職工分流安置,引導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快處置“僵尸企業”,實現市場出清。七是推動實施“互聯網+消費”“互聯網+流通”行動,支持“好品山東”網絡營銷平臺和重要產品追溯體系示范省建設,加快交通運輸綜合網絡服務體系建設,支持冷鏈物流業加快發展,促進我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八是支持現代企業家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我省企業家隊伍整體素質;對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給予獎勵,促進我省制造業提質增效升級。 |